据上海本地媒体报道,上海一位市民顾先生通过微信小程序泡泡玛特抽盒机上的“神秘商店”活动,在选择时按了99元抽一次,没想到付款时直接跳转到全包,一下子支付2178元,立即申请退款却被客服拒绝。北京青年报记者根据消费者描述得知,所谓“全包”即一次性扫货了本次“神秘商店”列出各档中剩余的全部奖品。页面会提示每种奖品剩余数量,根据剩余数量的不同,其全包价格也不同,从2700多元到9700多元不等,得到的娃数量也从30多个到100多个不等。
消费者
购买99元盲盒误触“全包”
据报道,日前,市民谷先生通过微信小程序泡泡玛特抽盒机上的“神秘商店”活动,在选择时按了99元抽一次,没想到付款时直接跳转到全包,一下子支付2178元。谷先生随即与泡泡玛特人工客服取得联系,但得到的回复是,如果不是质量问题不予退款。
在某社交平台上,和谷先生遭遇类似的消费者还有不少,他们自发组织了维权群,群里有30多位成员,各自晒出了通过泡泡玛特微信小程序付款的截图,均为全包,付款额度数千元不等,其中一位消费者一次性最高消费近万元。而有设置“刷脸”等快捷支付的消费者,则没等反应过来,就已显示支付成功。
谷先生说,泡泡玛特这个“神秘商店”的微信小程序上,有抽一个和全包,在你点“1”个的时候,可能你要点好多次才会触发响应,但是在点“全包”的按钮时,只要有手指的一点点边缘触碰到了,就会立马跳出来。谷先生认为这样的情况涉嫌诱导消费。
不过,对于消费者的质疑,泡泡玛特方面予以否认。
记者体验
最低档商品仅价值10元
北青报记者看到,“神秘商店”是泡泡玛特抽盒机微信小程序推出的限时活动,据称一些隐藏款、以往的限定款和返场款等均会上架,因此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期待。但盲盒商品相比以往的盲盒更加具有不确定性,一共分为A-G7档,外加last档。
在进入商店后,仅有3分钟时间抽盒,屏幕下方会显示倒计时,以及“买一个、买三个、买五个、买十个”等提示。在下方的右侧,显示一个较大的“剩余全包”按钮,极易误操作。一位消费者提供的录屏显示,剩余全包的价格为9702元,且标明“必得last奖赏”。
在社交平台上,不少消费者认为这个活动是“清库存”。有网友表示,在和群友经过讨论后发现,号称的隐藏款,抽20次以下很难抽中,最终大家都是“亏的”。有消费者算了一笔账发现,“神秘商店”的盲盒定价均为99元,不过这些盲盒平日定价均为59、69元左右。并且在二手市场的定价,最高不超过4次抽盲盒的价格,最低的几档甚至只要10-20元左右,且这些价值低的盲盒占据了大多数,认为大家可以“拔草”了。
专家
是否支持退换货尚存争议
对于退换货问题,北青报记者联系了泡泡玛特公关部,对方没有作出回应。
在购买页面,北青报记者看到泡泡玛特在支付环节给出的“提示”,其中提到“盲盒类商品付款后即完成在线拆盒,依据《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》第七条(二),不使用七日无理由退货”,消费者可“确认上述信息并支付”。
对此,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李斌律师表示,消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收到商品后七日内无理由退货的权利,如果商家认为盲盒商品的性质不宜退货,应当在网页明确提示并经消费者点击确认。按照泡泡玛特的设置,已经明确提示不适用无理由退货,消费者提交订单并付款则合同成立并生效,如无法定情形,虽未发货也不能要求退款。不过他也表示,目前盲盒商品是否支持无理由退货,在业界仍是有争议的。“商家已经明确提示并经消费者确认,无理由退货难以适用。消费者可以向消协或市场监管局投诉。”
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,在这个案例中,全包盲盒和普通抽取的盲盒有所区别,全包盲盒内的物品是相对固定的,消费者购买之后整体退货,也不存在拆开盲盒或商品不确定性等因素,所以根据其商品属性,不应当属于可以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商品。
记者手记
搞新玩法要讲规则
成功创业更要厚道
2019年才火起来的“盲盒”无疑是一种新鲜事物,许多法律法规甚至还没有完全跟上,比如对于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规定,目前在法律界尚存争议。但借着盲盒成功的泡泡玛特,其商业行为和逻辑,却永远都不能跳出基本的框架和商业诚信。尤其是,不少盲盒的消费者还是一些未成年人,他们的权利是否能够得到保障?这对于一家创业成功的上市公司事关重大。
盲盒本身已经是一种新玩法,其“全包”、“神秘商店”、“大娃”等玩法,更是不断为这种带有一丝赌博性质的玩法增加新奇感、刺激感,吸引玩家不断“剁手”,最终越来越上瘾。记者认为新型创业公司搞新玩法无可厚非,只要公司走正道、讲诚信、担责任,那么就应该允许企业赚属于自己光明正大的钱。因此,当面临诸如定价不断上涨、发货太慢、客服敷衍、产品设计涉嫌诱导消费、IP涉嫌抄袭、产品存在难闻气味等等问题,公司都应当重视,并且第一时间解决。否则,一个靠着消费者“入坑”赚钱的公司,一旦让消费者“下头”,那么很难再吸引他们回来,这带给公司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。
退一步来说,在目前一些规范尚未明确的时候,公司的处理方式就可以看出其对待消费者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。比如个别消费者在误点“全包”商品后,在还未发货时便要求退款,那么公司是选择“根据《合同法》不退货”,还是选择“根据《消费者保护法》退货”;比如在IP涉嫌抄袭时,是全部下架立刻道歉,还是拖延时间最终只部分下架;再如在消费者反映测出娃的甲醛超标后,是找出难闻气味的罪魁祸首,还是出具一份产品毫无问题的检查报告就结束……这时的选择便足以看出一个公司的担当。实际上,近期也有不少互联网界公司都在升级自己对于消费者的售后规定,虽然看似“吃了小亏”,但却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掌声,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。
搞新玩法也要讲规则,创业成功也要厚道,企业并不总是应当考虑将利润放在第一位的,比它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和担当,是企业能否更加健康长远地发展做大做强。
内存
很多盲盒成本仅十多元
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,其盲盒产品占比超过八成。盲盒,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,购买抽取后才知道其中内容。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约来自日本的福袋,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,甚至国内也早有各种形式的扭蛋、盲盒等产品。目前,国内每年的各类盲盒市场已超过百亿元。
泡泡玛特的盲盒价格大多位于39元至79元之间,但此前有比例大于普通款娃娃的人偶“大娃”公开定价3999元,且均为限量版发售,而在二手市场上一经推出就被炒至89999元的价格,被网友质疑。
“炒”的字眼一直以来与盲盒分不开。除了在官方平台出售外,不少线下线上渠道,有着大量囤积、炒作、转卖二手盲盒和娃的玩家,他们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市场,针对稀缺的盲盒“追涨杀跌”,引发消费者的追捧,最终诱导他们斥重金购买,其中也包括一些未成年人。有玩家表示,这是因为娃的“稀缺性”造成的,泡泡玛特一直在玩饥饿营销,因此给了不少黄牛操作空间。
根据泡泡玛特2020年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显示,2017年至2019年,公司毛利达到7530万元、2.98亿元及10.9亿元;同期的毛利率分别为47.6%、57.9%及64.8%。据此计算,售价39-59元的盲盒,其成本仅十多元。
关键词: 套路小心
- 蛮有味!百万粉丝知名主播返乡“年货节”上开播,助力乡村振兴
- 哈根达斯携国风文化献礼虎年新春 “红运發發”冰淇淋礼盒恭祝红运开年
- 综艺,2022年文娱平台主战场
- 1年1.28万家网吧倒闭,曾经逃课也要去,如今成了夕阳产业?
- 东北制药:强化环保投入 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实践
- 小程序上线5年,张小龙实现设想了吗?
- 徐峥,一个商人
- 从东南亚、非洲市场看,网赚产品出海如何实现爆炸式增长?
- 10万元紧凑型SUV的领跑者,看GS3 POWER如何玩转劲省全能
- 10万预算:比轩逸空间大、配置多,传祺M6家庭出行用车最优解!
- 微信再更新!长语音消息可暂停,“看一看”加码视频内容
- 发烧到退烧,Kindle不香了
- 2022年中国互联网十大预测
- 开辟新市场!网易云盯上了安卓手表
- 成功人士在周末养成的4个好习惯
- 芒果“尾随”爱优腾
- 对国产游戏,我们还能有期待吗?
- 谍战剧永不过时
- 2021年中国年度最佳雇主北京地区50强榜单揭晓,人力凝聚,扬帆远航
- 东北制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业生产经营获肯定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