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胡同的屋檐和门墩。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
年轻的工人在用电钻破拆,灰砖瞬间变碎块,被当做建筑垃圾运走。于丽爽摄
本报记者 于丽爽
眼下正值施工旺季,二环里的胡同里,街巷环境整治、直管公房维修、私房翻建等工程都在抓紧进行。施工不能破坏老城风貌已是共识,但具体到承载老城风貌的老砖老瓦等建筑构件的保护,却是一笔糊涂账。
在雍和宫附近一处工地上,工人们正在对两间危房实施拆除,只剩过道外侧的半截山墙,外观是灰砖砌筑,看上去有些年头了。工人两人一组,从两头开始向中间拆。一组工人年龄稍长,约50多岁,他们用镐刨,一边刨,一边用手把相对完整的砖捡出来,堆在一旁待用。一组工人年龄都在30岁上下,他们用电钻,刺耳的声音下去之后,完整的灰砖都成了碎块,被用铁锹铲到车上,当建筑垃圾直接运走。
一组用镐刨,一组用电钻破,同一个工地上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?
“这里是历史文化街区,要求是能保留的老构件都要保留,但工人都是临时聘用的,可能昨天还在春耕今天就来拆房子了,有多少古建知识不好说。懂的知道留,不懂的怎么省事怎么干。”施工队段长表示,除非请有古建施工资质的,但街巷环境整治又不是文物修缮,不可能请古建队。而且整治工程工期紧,很难精雕细琢。发现工人用电钻破拆老砖,段长立即上前制止,并进行了严厉批评。
现场谁懂?设计师。“设计时要求拆的时候老砖老瓦、梁啊柱子檩等老木料尽量保留,集中到一个堆料场里。经过鉴定,还能用的翻建时都用回去;不能当建筑材料的,做景观时可以用,留住一些文化符号。”驻场设计师表示。但一个驻场设计师要兼顾七八个工段,不可能盯得住每一堵墙。看到堆料场里堆了一些老料,已经很欣喜了。
现场还谁懂?居民。“这是开条砖,你看,这砖面中间有一条浅沟。这房子都上百年了,这墙是老墙,没动过,砖肯定是老砖。”附近居民说。居民懂一点,但“管不着”。“整治是政府工程,施工队统一施工。这要是自己家盖房子,肯定一块块拆得仔细着呢!”
不止这一处工地。在直管公房维修过程中,记者了解到,一些老门墩因为局部破损,被当成建筑垃圾拉走。个别的施工队队长甚至私下将其出售给文物爱好者。在西四北头条至八条胡同里,记者看到,不少房屋在施工,而翻建后门楼屋舍焕然一新,失去了传统风貌。
老城不能再拆。大片大片推倒重建是拆,打着修缮的旗号,施工过程中偷梁换柱也是拆。北京的老城风貌,是成百上千年沉淀的结果,是一块块老砖一片片老瓦组成的。如果连最基础的“细胞”都不能好好保护,何谈保护“老城风貌”?
今年,市规划部门出台了《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保护和更新设计导则》,对33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有明确规定:采取改善措施时,应对传统风貌建筑进行详细的历史文化价值评估,原址保护院落中保存状况较好、保护价值较高的房屋建筑物、构筑物或建筑构件等建筑遗存,修缮并维持原样,保存历史文化信息。“我们强调,施工前一定要做评估,值得保留的不值得保留的分类施策。哪儿的砖必须手工拆,哪儿的砖可以用电钻,施工前就要标出来,做好说明。”《导则》起草人、北京工业大学教师惠晓曦表示,“老城更新必须要慢工细活,急不得,慢慢来。太着急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。”
关键词: 老建筑
- 哈根达斯携国风文化献礼虎年新春 “红运發發”冰淇淋礼盒恭祝红运开年
- 综艺,2022年文娱平台主战场
- 1年1.28万家网吧倒闭,曾经逃课也要去,如今成了夕阳产业?
- 东北制药:强化环保投入 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实践
- 小程序上线5年,张小龙实现设想了吗?
- 徐峥,一个商人
- 从东南亚、非洲市场看,网赚产品出海如何实现爆炸式增长?
- 10万元紧凑型SUV的领跑者,看GS3 POWER如何玩转劲省全能
- 10万预算:比轩逸空间大、配置多,传祺M6家庭出行用车最优解!
- 微信再更新!长语音消息可暂停,“看一看”加码视频内容
- 发烧到退烧,Kindle不香了
- 2022年中国互联网十大预测
- 开辟新市场!网易云盯上了安卓手表
- 成功人士在周末养成的4个好习惯
- 芒果“尾随”爱优腾
- 对国产游戏,我们还能有期待吗?
- 谍战剧永不过时
- 2021年中国年度最佳雇主北京地区50强榜单揭晓,人力凝聚,扬帆远航
- 东北制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业生产经营获肯定
- 万字长文解读功能性食品:新消费下的健康食品新机会|GymSquare
